文玩知識

“黃花梨”名稱的由來
花梨在我國主產于海南島由于野生資源瀕臨滅絕現為勸導稱重量賣價最高的材料之一依心而論一般每公斤賣價在80-150枝丫,加工后剩余物每公斤亦賣8-40.在人工撫育施肥管理的情況下花梨木年增長約為1CM,10年單株積心材約為30公斤,故有稱:種植幾畝名貴樹,十年掙個富翁當。
說到“黃花梨”,紅木愛好者們都會為之一亮。這個讓多少人為之振奮為之癡迷的名字,就像傳說中的那個美若天仙的“樓蘭美女”。黃花梨,最早之前并沒有這個名稱。從唐朝迄今為止,歷史上最早記載海南黃花梨的朝代,當時稱呼是“花櫚木”,唐朝人陳藏器在他的《本草拾遺》一書中寫道“花櫚出安南及海南,用作床幾,似紫檀而色赤,性堅好?!倍盎ɡ婺尽笔堑搅怂未砰_始沿用的名字,據宋人趙汝適在《諸蕃志.海南》中的記載,宋代時“花梨木”已是當時海南島給朝中進貢的主要貢品和貿易商品。
到了明代的黃省曾在他的《西洋朝貢典錄》里記載:“花梨木有兩種,一為花櫚木,喬木,產于我國南方各地;一為海南檀,落葉喬木,產于南海諸地,二者均可作高級家具。而海南檀比花櫚木更堅細,可為雕刻用”。從這段論述中,可見當時對其他花梨木和海南黃花梨兩種木材的本質已有了區分。
“花梨木”這個名稱一直沿用到清代。清朝人撰寫的《崖州志》對海南島所產的黃花梨是這樣記載的:“花梨,紫紅色,與降真香相似。氣最辛香。質堅致,有油格、糠格兩種。油格者,不可多得?!睆倪@段記載可清楚的看到,清朝時已將海南黃花梨細分為“油格”和“糠格。(現在大家稱為“油梨”和“糠梨”)
海南黃花梨亦稱“降壓木”,《本草綱目》中叫降香,其木屑泡水可降血壓、血脂,做枕頭可舒筋活血。黃花梨極易成活,但極難成材,一顆碗口粗的樹可用材僅搟面杖大小,真正成材需要成百上千年的生長期。其木質堅硬,是制作古典硬木家具的上乘材料。
而“黃花梨”這個名稱到底何來?它是什么時候開始廣泛流行?大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多數的觀點認為“黃花梨”這個名稱流行于民國期間。1944年,古斯塔夫.艾克先生出版的《中國花梨家具圖考》中將其分為老花梨和新花梨。據說同時期的著名學者梁思成先生,在考察古代建筑和研究明式家具時,發現明代使用的花梨木與近代所用的新花梨(也就是后來紅木國標中的紫檀屬花梨木)并不是同一材質。為便于區別,便在花梨前面加了一個字“黃”字,此后黃花梨的稱謂便流傳下來。
海南黃花梨的特征
黃花梨與紫檀一樣,是一個文學名稱,因為從古到今沒有一種樹是叫“黃花梨樹”的。但它有一個學名,叫“降香黃檀”。人們喜歡把東西分的很詳細,賦予一個形象的名稱以讓大家更明了的記住它,于是通過肉眼觀察,海南黃花梨一般來說,分兩種:一是油梨,也叫油格或者油料,其特點是顏色較深、比重大,密度好,油性強,但紋理一般。顏色組要是深褐色,紫色,有些接近黑色,組要產于海南西部,比如昌江,樂東,白沙一帶。另一種是糠梨,也叫糠格或者油梨,其特點是顏色較淺,比重和密度稍差,油性也稍差,但紋理好。顏色主要是淺黃、金黃、淺褐色和紅褐色。主要產于海南的東部和東北部,比如三亞,??谝粠?。
油梨質感強,毛孔小,或者幾乎找不到毛孔,其密度高,大部分可以沉水,一眼看去冥冥中一股貴族之氣從東而來,內在的質感讓人時而外乎所以,時而讓人飄飄欲仙,油梨珠子與糠梨的熒光不同的是,其一般呈現玻璃質感,來得透亮。油梨制作的珠子比較完整,不容易開裂,但是顏色深,紋理比不上糠梨層次分明、絢麗,其不好長期盤玩。
綜上,不管你所說油梨好還是糠梨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喜歡紋理的找糠梨,喜歡油性的找油梨,但是油性、密度、紋理、毛孔四者俱佳綜合在一起的一定是極品。